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荒漠披绿装 生态展新颜——昌吉州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铺就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2023-06-20 11:31:42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王薇 通讯员 叶美)初夏,昌吉市北部,距离市区近100公里处的北沙窝,成片的梭梭林满目翠意,抬眼尽是生机。


(相关资料图)

这片梭梭林与胡杨、琵琶柴、红柳、白刺、沙蒿等乔灌木及草类一起,铺满了一道道沙梁,阻止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移的脚步。

北沙窝位于昌吉市荒漠化区域,称为北部荒漠区,曾是一片不毛之地。经过治沙人的灌溉、修建等抚育管理,420万亩荒漠披上绿装,营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

鸟瞰位于昌吉市北部荒漠区的白家海子,阳光照耀下,碧波荡漾、水鸟栖息、雏鸟啾啾,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象这是一片隐藏在戈壁荒滩中的湿地绿洲。昌吉市水务部门实施生态补水措施,让白家海子水量日渐充盈,吸引了40多种动物(鸟类、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为加大北部荒漠区治理力度,昌吉市建设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队伍,加快推进整改复耕、荒漠化综合治理等一系列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全面落实荒漠生态保护红线,有效恢复了北部荒漠区原始风貌,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减轻水土流失,增强防沙固沙功能。

站在北沙窝最高点——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高空云台,极目远眺,绵延起伏的沙漠被绿色植被紧紧缚住。

“在高空云台上可以实时监控林草荒漠动态,减少人工。”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副站长钟海介绍,管理站有4个中心管护站,分区域巡逻管护,并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采取人工造林等方式增绿补绿。

说话间,一架装载着粉锈宁等农药的植保无人机正平稳地穿梭在北部荒漠区上空,进行喷洒作业。

“为有效防治白粉病病害的发生,减少病虫害对天然梭梭林的侵害,今年起,我们采用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有效推进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同时计划对北部荒漠区老龙河河谷内的天然林胡杨、梭梭、红柳采用全封的方式,使封育区恢复自我修复功能。”钟海说。

防沙治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要一手抓人工治理,一手抓自然修复。

近年来,昌吉州围绕“南护天山、北固沙漠、中建绿洲”的生态布局,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构建以乡镇、居民点绿化为“点”,以道路、农田防护林绿化为“线”,以准东开发区生态修复和规模化绿化基地为“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生态保护和修复屏障为“带”的生态安全网,形成大绿大美、郁郁葱葱的生态空间。

“十四五”以来,全州共完成人工造林6.81万亩、退化林修复5.52万亩、封育8.5万亩、森林抚育2.2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32.075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14%和42.4%。

依托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国家公益林、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昌吉州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保护力度,强化生物多样性维护,优化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环境,森林草原面积持续增加,质量明显提升,水源涵养功能进一步增强,50.45万亩天然林、766.61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依托三北防护林、整改复耕、退化草原修复等国家重点工程,全州防沙治沙工作深入开展。目前,全州治理沙化土地530万亩,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6个、面积116.62万亩,建立国家沙漠公园7个、面积36.66万亩,实现了每个县市一个国家级沙漠公园的目标,是自治区乃至全国国家级沙漠公园最多的地州之一。

坚持“以水定林、以水定绿”原则,昌吉州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群众生态福祉”为主要目标,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重点加强城镇周边和农田道路防护体系建设,全州71.87%的耕地受到林网庇护,绿化美化102个村庄。

“我们将坚决筑牢生态屏障,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加强林草资源监管保护力度,不断提升林草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增量。高标准完成《昌吉州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总体目标任务,全面推进林草事业改革发展。”州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州全面推行林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甘寿春表示。

关键词:

为你推荐

推荐内容